投资者教育
【投基有道】第2期:买完基金还要干啥?手把手来教你
来源:光大保德信基金



【投基有道】第2期:买完基金还要干啥?手把手来教你


  身边不少刚刚入市的同学经常会犯一个毛病,就是买完基金就当起了“甩手掌柜”,有事没事就只会看看收益,而对其他不管不问。 更有一些一看市场震荡,收益跌了,立马就卖。 这样的“养基”方式真的很不“科学”。今天就来讲讲“买完基金之后还要做的那些事儿”,尽早养成好习惯。

  好习惯1:思想先端正


  尽管基金强调长期投资,但并不意味着买完之后就完全不用理会,大家还是要随时关注自己基金的业绩表现和当下的市场情况,不然你咋知道何时涨了要卖及时止盈,跌了补仓摊薄成本。又或是你的基金长期业绩表现远远超越大盘和其他同类基金,且长期下来能够达到你的理财目标,那么就不用着急把它赎回。所以呀,思想先端正,买基金绝对不是“一锤子买卖!”

  好习惯2:学会看净值


  不用姐说你们也都知道学会看净值特别重要,净值涨,你赚钱,净值跌,你亏钱,道理就这么简单。可具体怎么看,从哪看,很关键。


  一般来说当日净值在晚上9点左右就能通过基金公司官网查询,这个净值是在每天收盘后由基金公司和托管银行的专业估值人员根据基金当天最新的资产、盈亏情况,计算得出的,所以通过基金公司官网查询的净值最具权威性。那些由第三方销售机构发布的盘中估值,建议大家参考看看即可,不能尽信。

  好习惯3:跟踪业绩表现


  除了每日净值表现,大家还要经常关注基金的持续业绩表现,具体参考两个指标:


  和自己比:


  每只基金都有属于自己的一个业绩比较基准,这个基准至少包括三方面:风险等级、配置方向和操作风格。简单来说这个基准就是考量基金业绩的一个指标,比如某基金自成立以来长期大幅跑赢自己的业绩基准,那么我们可以认为这只基金表现不错。


  和同类比:
 

  除了业绩基准,还要跟同类基金做比较,最直观的方法是看四分位排名。一只表现优秀的基金,它的业绩表现至少要在同类基金的1/4。

  好习惯4 :买基先认人,关注基金经理


  都说买基就是选人,确实如此,你总得把钱交给一个放心的人吧。所以买基之前先看这只基金是否频繁更换基金经理,当然更换频率越少越好,因为铁打的基金,流水的经理,投资风格市场差异太大,这样的基金大多没啥盼头。


  那么买基之后需要关注的就是基金经理的历史业绩、投资风格、管理年限之类的信息了通过这些基本能判断他的综合能力。

  好习惯5:关注定期报告


  学会定期查看基金季度、年度报告,关注重仓股动态等等,绝对是个好习惯,因为可以帮助大家对所买的基金进行全面考察。提醒大家在阅读定期公告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内容:
 

  ①对基金运作的回顾与展望。这部分内容反映了基金经理对报告期内基金运作的评价和未来市场的看法。②基金的资产配置变化。在不同的市场中,基金的大类资产配置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基金的业绩。③基金的行业配置情况。股市中的热点转换比较快,符合市场热点的行业配置有助于基金业绩的提升。④基金的重仓股。基金重仓股的变化程度是衡量基金经理选股能力、操作风格是否激进的一个重要指标。

  好习惯6:长期持有


  有些同学买完基金之后的确很关注基金的收益变化,不管跌了还是涨了,都喜欢立马“落袋为安”。可你们忘了,基金适合长期持有。因为只要有足够值得投资的标的,市场下跌并不一定就是赎回基金的最佳时机。只要把投资时间放得够长,不必过于将重心放在每日的净值变化上,财富的增长不是选择什么时候入市,而是取决于在市场中待多长时间,就像“股神”巴菲特买股票一样,采取长期价值投资策略,结果收益可达上万倍。

  基金是一种相对长期的投资工具,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大家在持有期间对自己的基金可以长时间地不关心。一个成熟的基金投资者除了要定期查看、监控自己持有基金的损益情况,如基金净值和它在同类中的表现,权威评级机构的排名,对自己持有基金的公开披露信息也应该关心,如前面提到的季报、半年报、年报等。特别是在考虑调整基金投资结构,如继续买入或转换或赎回的时候,更要仔细查看分析哦!


基金有风险 投资需谨慎


2018年10月16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