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水基金进军中国了,你真的了解它吗?
日前,中国基金业协会官网正式公告称,世界头号对冲基金桥水(Bridgewater)已完成备案登记,成为境内私募管理人。根据监管要求,桥水最迟将在6个月内发行境内首只私募产品。这是继贝莱德(BlackRock)、富达(Fidelity)、领航(Vanguard)等之后,又一家全球顶级资管机构正式进军中国,让国内金融圈着实“兴奋”并“紧张”了一把。
兴奋和紧张都有缘由。作为一家成立于1975年、目前管理1500亿美元的全球最大对冲基金,桥水的名字自带光环,再加上其创始人瑞·达里奥的《原则》(Principles)一书最近在国内投资圈红透半边天,这个时候桥水进入中国的消息放出,自然让人为之一振。但同时,国内资管机构也迎来了一个“可怕”的对手,这个对手过去10年资产管理规模翻了8倍,截止15年底的累计盈利已突破450亿美元,超越金融大鳄索罗斯的量子基金,成为全球范围内最赚钱的基金。在美国权威机构Institutional Investor 2017年全球前百对冲基金榜单(Hedge Fund 100)上,赫然位列第一。
那么,桥水成功的秘诀是什么?它有哪些优秀的投资理念值得国内机构借鉴?今天,我们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桥水最负盛名的“全天候策略”(All Weather Investment Strategy)。
1971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促使桥水基金创始人达里奥思考,什么样的投资组合能让大家摆脱对未来的徒劳预测,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呈现出相同稳定出色的回报?这个思考贯穿了整整25年,并促使了全天候策略的诞生。
达里奥认为,任何一个组合回报都可以被分拆成三个驱动因素(return=cash+beta+alpha),同时任何复杂的经济环境变化都能被简化为四类场景(增长高于or低于预期*通胀高于or低于预期)。
全天候策略的基本思路是,不同经济场景中表现出色的资产各异,通过平衡不同资产的风险贡献,确保每个场景中配置25%的风险,投资组合的整体风险敞口就能不受环境左右,实现以不变应万变的目的。全天候策略区别于传统资产配置策略的最大特点在是,它配置的是风险而非资产。
它萌芽于达里奥1971年的一次思考,在25年后的1996年正式投入实践,并在过去20年里挺过了一轮互联网泡沫、一轮房地产泡沫、一轮全球金融危机,取得了亮眼收益。如果拉长时间轴,这个策略的稳定性更是惊人,如名字所暗示的那样,让投资者从瞬息万变的市场现象中得到解脱。
桥水基金曾在2012年亲自撰写过“全天候策略”的诞生故事,语言浅显生动,其中还穿插了近半个世纪以来公司的发展历程和达里奥的投资思考,非常值得一读。(https://www.bridgewater.com/resources/all-weather-story.pdf)。要想了解桥水,了解达里奥,没有比这个更直接的素材了。
2018年7月25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