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重阳问答丨如何解读“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及其潜在影响
来源:重阳投资



重阳问答丨如何解读“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及其潜在影响


  近期,银保监会相关负责人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我们认为,结构性去杠杆确实达到了阶段性目标,但防范金融风险的攻坚战是一项中长期任务,不应对此过度解读。


  经过2017-2018年两年的努力,结构性去杠杆已经取得了阶段性成果。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宏观杠杆率得到有效控制。根据我们的测算,2018年末中国非金融部门的杠杆率为242%,较2016年和2017年末分别仅高出6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宏观杠杆率在经过了此前的快速上升后,最近两年已经企稳。


  其次,结构性去杠杆效果同样明显。“结构性”主要针对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2018年末,全国国有企业资产负债率64.7%,较2016年末下降了1.4个百分点,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地方政府债务严控增量特别是隐性债务增量,通过债务置换妥善化解存量债务、降低融资成本。


  第三,同业业务、影子银行和表外业务等金融交叉领域风险有效化解。“资管新规”出台后,金融产品多层嵌套和刚性兑付等问题逐步解决,透明度大幅提高。


  第四,某些金控集团野蛮生长得到有效遏制,P2P等互联网金融风险点状暴露,金融市场秩序趋于稳定。


  当然,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特别是金融风险的攻坚战并未结束。银保监会主席郭树清也强调,“结构性去杠杆达到预期目标”仅是指达到了2018年“当年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宏观政策“过松”或“过紧”都有可能导致金融风险。在结构性去杠杆已经实现阶段性目标的情况下,适度调整宏观政策,使社会融资的增长与经济增长速度相匹配,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和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与防风险的目标并不冲突。



2019年3月29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