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鲜明个性 探索多元化转型路径
博时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何宝
历经14年迅猛发展,国内基金管理公司目前已超过70余家,公募基金已增长至1000多只。然而,这些数字却不令人鼓舞,因为整个基金行业的发展正面临瓶颈:伴随资本市场的持续调整,公募基金业绩不尽人意,基金销售日益艰难。虽然从客观上,基金业绩不佳可归责于资本市场的不景气,但必须承认,问题的症结还在于面对多元化的财富管理需求,国内基金业无论在管理理念还是业务创新上都没有做好充分准备,没能改变“靠天吃饭”的行业宿命。
那么,国内基金业如何突围求变、扭转困局?或许国外同行的经验可作借鉴。富达公司仅有45年历史,最初是管理公募基金起家。在公募基金管理业务遭遇瓶颈之后,该公司决然转向。从满足客户多样化的理财需求出发,他们成立各种子公司,交由子公司开发并管理多元化的投资产品。目前,富达投资的产品线覆盖公募基金、养老金、对冲基金、基金的基金、私募股权和风投等,已成为全美规模最大的资产管理公司之一,为投资者提供全面的理财解决方案。可见,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想要获得长足发展,突破“靠天吃饭”的行业困局,向多元化的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将是必然的选择。
虽然国内基金业向资产管理业转型还存在制度障碍,但令人振奋的是,决策层已有了做出改变的决心。6月7日,在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的成立大会暨第一届年会上,郭树清主席做了题为“我们需要一个强大的财富管理行业”的重要讲话。郭主席在讲话中鼓励基金管理公司进行业务和产品创新,明确要求基金管理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迈进。决策层的表态正好关切了业界的期待,政策放开加上自我求变,我们相信国内基金业即将迎来一个转型与创新的大时代。
国内基金业如何向资产管理转型呢?根据欧美财富管理行业的成功实践,我们认为这一转型的关键是实现三个方面的“多元化”。第一,实现业务和产品的多元化,覆盖从公募基金、对冲基金、私募股权到另类投资的多样化投资选择,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不同层次的风险回报和流动性权衡组合;第二,实现投资工具和策略的多元化,投资标的从目前的股票、债券扩展至股指、国债期货等金融衍生品和大宗商品等,投资策略从选股扩充到宏观配置或是量化,投资的方向可从单纯做多到多空结合;第三,实现客户的“多元化”,既要向零售客户提供服务,又要满足企业理财、养老金、年金等机构客户的理财需求。而且在金融开放的背景下,除服务国内客户之外,还须拓展海外个体与机构客户。但要注意的是,国内基金管理公司不能为了“多元化”而多元化,必须谨记资产管理多元化的根本出发点是满足投资者的理财需求。
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并不只是对国外公司现有“模版”的照搬照用,因为具体条件不同,国外同行的某些成功之处或许是我们“搬”不过来的。同时,国内基金管理公司在业务和产品设计上也不应一味地“贪大求全”,或者千篇一律。不然,整个行业又将陷入同质化竞争的不利局面。虽然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目标一致,但在转型的策略和路径上,各家基金管理公司仍可体现出自己的个性与风格。只有形成鲜明的个性和优势,国内基金管理公司才有可能发展成为未来资产管理行业的标杆企业。
譬如,成立于1937年的普信资产管理公司注重长期投资,它的业务范围并不宽泛,只专注于美国本土公司的基本面研究和主动管理。相对而言,富达投资更注重全球性业务。他们瞄准若干重要的资本市场,建立起负责区域投资或资产类别投资的子公司,通过产品创新来满足客户的个性化需求。先锋集团是另外一类标杆。由于成立之初的制度限制,先锋既不能做投资,也不能做销售,因此定下了发展不支付渠道费用的被动指数化投资战略,终以被动化指数业务自成一派。相比前三家公司,全球最大的对冲基金—美国桥水公司的成功模式则更令人惊叹。成立30多年来,桥水公司仅致力于一类投资策略的研发,依靠独树一帜的两只基金产品—Pure Alpha和All-Weather,他们掌管了约1200亿美元的投资资产。
所以,在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的过程中,国内基金管理公司不应丢掉其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独特优势,相反要凭借久经考验的“一技之长”,在竞争激烈的资产管理行业找到自己的立足之地。我们愿意看到,在未来的财富管理行业中,国内公司既有选股见长的,也有宏观择时精准的,既有做指数投资占优的,也有做主动投资出色的。
总之,郭树清主席的重要讲话已为国内基金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资本市场一系列制度变革的铺垫之下,国内基金业即将踏上向资产管理公司转型之路。
2012-07-05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