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动态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徐荔蓉:短期市场窄幅震荡,看好银行消费光伏行业
来源:国海富兰克林基金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徐荔蓉:短期市场窄幅震荡,看好银行消费光伏行业



  8月A股行情犹如过山车,上证综指虽然在低见2733.92点阶段新低后逐步企稳,但最终仍未能收复2900点整数关口。2019年交易时间仅剩4个月,A股又将何去何从?


  “9月预计较为平稳,四季度波动可能会加大。”近日,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投资总监徐荔蓉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专访时说,A股短期走势预计偏震荡,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


  从较长时间维度看,徐荔蓉仍对市场保持较为乐观的看法,“我们很有可能是站在一个长期牛市的起点,而且很有可能是股债双牛的格局。”


  展望未来4个月的板块表现,徐荔蓉较为看好3个行业,分别是:银行、光伏和大消费。


  徐荔蓉认为,银行是经济平稳增长环境中非常受益的行业,“银行类似于一个宏观经济的资产配置专家,2015年供给侧改革之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极大改善,从以偏周期性的传统行业为主的贷款配置,转变为新兴产业的配置,选择方向更清晰。同时,这几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盈利收入逐渐改观,坏账率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稳步下降,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但银行股的估值还在历史底部,整个行业市净率不到1倍。市场对银行股有思维惯性,认为这是一个宏观强关联行业,对银行严重低配。”


  “光伏正在从一个强周期行业变成一个偏成长的行业,需求稳步提升。”徐荔蓉看好光伏行业的原因是,过去十年,光伏是靠国家补贴的行业,现在已经达到了平价上网,靠需求自然驱动,全球需求非常旺盛,变成了偏成长的行业。


  关于消费股,徐荔蓉认为,宏观经济波动率下降,消费占比逐步上升,现在GDP增量中约78%由消费贡献,存量GDP中也有54%来自消费。“很多消费品行业增长趋于稳定,一些公司品牌逐步显现,有正确的战略、良好的资产和优秀的管理层,逐步发展为龙头。消费品公司短期估值略贵,但如果成长性没有发生改变,估值到明年可能会被消化。”


  关于科创板,徐荔蓉预计,未来5-10年,科创板中一定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公司,会产生长期牛股,此外,科创板的赚钱效应也会为A股带来溢出效应,令更多资金关注A股,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利好因素。但短期市场情绪较热,涨幅远超预期,未来市场情绪可能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需要较长的时间来消化估值。


  徐荔蓉具有22年的证券从业经验,担任基金经理近13年,多年来一直战斗在投资第一线,现任国海富兰克林基金副总经理、投资总监、研究分析部总经理。


  在徐荔蓉的投资体系里,非常注重自下而上选股,如果没有好公司,宁可放弃行业。同时,徐荔蓉偏好逆向投资思维,喜欢在被市场忽视的地方挖掘机会,寻找预期差。


  徐荔蓉比较认同“GARP”(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策略,即“合理价值成长策略”,既考虑价格因素,又考虑成长潜力。


  徐荔蓉说,作为选股型的投资者,自己会看1至3年的基本面情况,看其能否提供合理的成长、有没有合理估值。合理估值的定义是较为动态的,根据不同公司、行业、历史估值去具体分析。


  在选股上,徐荔蓉对财务报表和管理层比较重视,因为如果希望投资周期长,观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非常关键,能够降低犯错的概率,增加找到好公司的概率,另外,要积极倾听市场上相反的意见,避免思维的盲点、锚定效应。


  以下为澎湃新闻记者和徐荔蓉的对话节选:

  

  1.从现在看到年底,对市场的一个整体判断是怎么样的?


  徐荔蓉:中长期看,我们还是保持比较乐观的看法,我们很有可能是站在一个长期牛市的起点,而且很有可能是股债双牛的格局。未来十年间,我们相信能看到上证综指创新高。
短期来看,我认为市场可能更多会是一个偏震荡的格局,但波动幅度不会太大。9月预计会较为平稳,四季度波动可能会加剧。市场震荡加剧更多地由外围利空因素扰动导致。
如果未来美股见顶,发生一次比较大的回撤或是危机,下调幅度超过20%,那么这种冲击通过港股市场传导到A股,对于A股心理上和传导上的冲击,可能也是一个比较大的风险。


  2.中长期看好股市的原因是什么?


  徐荔蓉:从较长周期看好中国股市,有三个核心原因:


  一是中国经济进入稳增长阶段,在比较平稳增长的经济环境中,一些资产负债表健康、公司管理战略正确、资产质量较高的龙头企业,有机会获得超过行业平均的增长速度,并且市占率持续扩大,这是支撑股市长期走牛的基础,有望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优秀投资标的。


  二是从股市流动性看,未来方向非常明确,国家政策对股市的定义上升到一定高度,我国融资结构将从间接融资为主向直接融资为主转化;另外,从居民资产配置的角度,房地产未来将不再是能够提供巨大回报的市场,未来居民财富从房地产市场向股市转移将是大趋势,将为股市提供较为充分的流动性。


  三是外资在中国市场的配置才刚刚开始,目前外资对A股显著低配,从数据上看,外资对中国股市的投资比例不足A股总市值的3%,而这一数字在印度市场是21%。我国GDP占到全球GDP的15%,未来随着A股被纳入MSCI等国际指数的比例不断提升,流入A股的外资规模将会呈现数倍增长。


  在GDP稳定增长的环境下,会诞生越来越多好公司,再加上流动性给予足够支撑,我们可以更大胆一点说,拉长时间看,我们正站在牛市的起点。


  3.从现在到2019年年底,哪些板块最有投资机会?


  徐荔蓉:在当前市场环境中,会重点关注银行、光伏、消费这3个行业。


  银行是经济平稳增长环境中非常受益的行业,银行类似于一个宏观经济的资产配置专家,2015年供给侧改革之后,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得到极大改善,从以偏周期性的传统行业为主的贷款配置,转变为新兴产业的配置,选择方向更清晰。同时,这几年来银行资产质量得到提高,盈利收入逐渐改观,坏账率下降,不良贷款余额稳步下降,拨备覆盖率大幅上升。但银行股的估值还在历史底部,整个行业市净率不到1倍。市场对银行股有思维惯性,认为这是一个宏观强关联行业,对银行严重低配。


  光伏正在从一个强周期行业变成一个偏成长的行业,需求稳步提升。过去十年,光伏是靠国家补贴的行业,现在已经达到了平价上网,靠需求自然驱动,全球需求非常旺盛,变成了偏成长的行业。


  消费股方面,宏观经济波动率下降,消费占比逐步上升,现在GDP增量中约78%由消费贡献,存量GDP中也有54%来自消费。很多消费品行业增长趋于稳定,一些公司品牌逐步显现,有正确的战略、良好的资产和优秀的管理层,逐步发展为龙头。消费品公司短期估值略贵,但如果成长性没有发生改变,估值到明年可能会被消化。

  4.银行股在A股市场上的价格目前大多较H股有所溢价,这是否意味着港股市场上的中资银行股更有估值优势?


  徐荔蓉:这个问题对个人投资者和对机构投资者可能是不一样的。


  作为机构投资者,假如想在短时间内建仓一只个股,但这只个股在港股市场只有10亿元的成交量,A股市场却有40亿元的成交量,那么在A股市场一天就能完成建仓,如果A股相对于H股溢价在10%左右,那么可能还是会买A股银行股。


  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长期来看国有大行H股可能有一定的储蓄替代作用,不仅有分红收益,也有可能获得估值收益。


  5.对保险股和券商股怎么看?


  徐荔蓉:对于保险股,长期我们是非常看好的,但现在有一定的疑虑,“相互保”的发展非常迅速,现在已经有8000万的用户了,只是受到一些政策限制,改做了宝贝的“宝”。这类产品未来怎么发展还有待观察,对于保险股可能是一个潜在的隐患。


  券商股,总体来说是赚β的公司,是跟股市的活跃度密切相关的,我们更看好具有金融科技特征的公司。


  6.消费的细分领域也很多,例如白酒,能说说对这些行业的看法吗?


  徐荔蓉:我们过去认为白酒周期性比较强,这两年有一些调整,认为其消费属性有所增强。从长期来看我们非常看好白酒行业龙头公司的前景,但短期市场情绪,包括对未来的预估,我认为已经饱和了,向上的空间不大,所以目前对白酒偏谨慎,我们会更耐心地等合适的买点出现。


  消费行业里我最看好的是一些小行业的龙头公司,一些小行业可能并不一定很出众,不像白酒路人皆知,但是它里面有些公司做得很好,市场空间也还很大,市值空间和公司的收入、利润空间也都还很远。


  7.如何看待科创板的投资机会?


  徐荔蓉:未来5-10年,科创板中一定会产生一些很好的公司,会产生长期牛股,科创板的赚钱效应也会为A股带来溢出效应,令更多资金关注A股,这些都是不可忽视的。但短期市场情绪较热,涨幅远超我们的预期,未来市场情绪可能会有一个回归的过程,需要比较长的时间来消化估值。


  8.近两年,一批龙头A股公司股价不断创出新高,市场将其称之为“核心资产”,你认为核心资产是否估值过高呢?


  徐荔蓉:作为股票投资者,买不买某只股票,要看我们的投资周期,看未来1~3年基本面的发展是否是向好的,还有买入时的估值是否合理。我们希望投资有成长性且估值合理的公司。判断估值不能机械看数据指标,而应该根据不同公司和行业的特性来判断,同时,纵向跟历史平均水平比较,横向跟国际上同类型公司比较。


  如果从十年投资的维度看,一些股票现在估值并不算贵,如果短期市场情绪过热上涨过高,可以稍微减掉些仓位,未来以更好的价格买回来,但这并不代表他认为这些公司已经涨到头了、市场风格要转换了。


  就算站在博弈的角度,那些跌得多的所谓成长股,估值也不一定便宜,因为它们的盈利也下降了。更好的逻辑是我们应该去分析那些涨得多的公司,看其基本面、估值、投资者结构等各方面,能否支撑未来几年继续持有;同时,我们也在研究那些跌得多的股票经营是否改善、未来有没有成长机会。


  9.会通过哪些指标判断市场?选股的方法和逻辑是什么?


  徐荔蓉:我非常注重自下而上选股,如果没有好公司,宁可放弃行业。同时,我偏好逆向投资思维,喜欢在被市场忽视的地方挖掘机会,寻找预期差。


  我比较认同“GARP”(Growth At Reasonable Price)策略,即“合理价值成长策略”,既考虑价格因素,又考虑成长潜力。作为选股型的投资者,我们会看1至3年的基本面情况,看其能否提供合理的成长、有没有合理估值。合理估值的定义是较为动态的,根据不同公司、行业、历史估值去具体分析。


  在选股上,我对财务报表和管理层比较重视,因为如果希望投资周期长,观察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非常关键,能够降低犯错的概率,增加找到好公司的概率,另外,要积极倾听市场上相反的意见,避免思维的盲点、锚定效应。


  10.作为公司投研负责人,你在管理团队方面有哪些经验分享吗?


  徐荔蓉:基金经理在投资过程中,既要守护能力圈,也要保持适度的灵活性,基金经理其实就是在偏执和灵活之间找到一个平衡度,不同基金经理因其背景、经验的不同,平衡点也不一样。


  国海富兰克林基金投资团队在过去价值风格显著,在2015年上半年市场暴涨阶段表现并不是很突出,我当时反思是哪些地方与市场有偏离、是不是对新兴产业机会的把握不足,所以提出要拓展能力圈,但后来发现并非如此,一些所谓的成长股由于估值太高,最终高位暴跌。这几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发现有两点很重要:一是基金经理要守护好自己的能力圈,不熟悉的领域不做,不懂的公司不买;二是要持续学习、进步,不能“一瓶茅台喝到饱”,固步自封。


  有些基金经理很偏执,就喜欢投某个行业,但这几年成功了,过几年又失败了,类似冠军魔咒;也有些基金经理很灵活,市场什么热就买什么,价值、成长一把抓,号称‘快刀手’,但最终也没有获利多少。我认为,一个合格的基金经理需要在这两个极端之间找到平衡点,因为股票投资是一件非常主观的事情,需要一定的执着和坚持,同时也要有认错能力,保持适度灵活。


  11.最欣赏哪位投资大师?


  徐荔蓉:我比较欣赏投资大师彼得·林奇,他身上有几个特质值得学习,一是足够勤勉,二是视角很宽,三是独立思考。巴菲特的方法对长期资金和长期投资很有借鉴意义,但彼得·林奇的方法更适用于管理基金,因为在国内管理开放式公募基金,我们更多将自己定义为中期投资者。



2019年9月16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