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买的基金今年涨了10%,该满月就撤还是再等等?(上)
近日产品的讨论区相当热闹,小安在观察投资者的留言时发现:这样一只今年收益10%,颇为亮眼的基金,却有一些投资者选择在小赚之后满月就赎。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这部分投资者有什么特点?满月就赎究竟是不是一个好选择?在进行这个分析之前,我们需要先介绍一下基金A、C类在费率结构上的差异。
同一只基金为什么分为A类和C类?有什么差别?
不少投资基金的新手朋友面对这个问题,都是一脸大写的问号。
其实,A类和C类只是同一个基金采取的两种付费方式,其资产规模是合并计算的,进行分类的目的是为更好的匹配不同持有周期的投资者的需求。
以小安家的绩优基金长安鑫益增强为例:在买入时,A类一次性收取申购费,C类不收取申购费,而是按日计提销售服务费;在卖出时,A、C都收取赎回费,但会根据持有时长给予费率优惠,其中C类持有30天后赎回费即为0,所以C类能为短期投资者朋友节约一定的交易成本,A类则适合较长期的投资者。
既然长安鑫益C持有30天后就没有赎回费,是不是意味着持有满月就卖出是比较好的投资方式呢?这种疑惑本质上就是择时问题,也是相当多的投资者容易走进的投资误区。
如何看待满月就赎回?什么情况下应该赎回?
针对以上2大疑问,小安结合自己身为基金从业人员和基金投资者的双重角度整理了3篇专题文章,其中前2篇将为你解答“买基金应该满月就撤还是再等等”。
一、分析赎回动机:为什么想要满月就赎回?
投资者朋友考虑满月就赎回的原因大致可分为以下3类:
1.担心波动,落袋为安
有些初入基金投资领域的新手朋友,还没形成长期投资的概念,对风险有过度的恐慌,会按照生活中消费时比较商品价格的习惯去看待基金投资,一旦所买的基金单日涨跌幅未达其预期,就感觉“吃亏”、“买错了”。
持有这种恐惧心态的朋友,往往会急着兑现收益,如果在这过程中他还曾遭遇了投资亏损,就更可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在行为上表现得过于保守。
2.有“专家”分析,随大流
新手的又一常见心态——从众心理。当然,我们不能否认在投资者朋友中有经验丰富、理论功底深厚的高手们,但是很多朋友们在学习投资上都有些间歇性热情和拖延症症结。验证理论和积攒经验需要时间,那直接关注一些在论坛中较多发声,某些观点曾得到市场验证的“专家”们,听随大流,这不是看似更省事的做法么。
但多数人的意见就是真理吗?“大多数”代表人气,但是投资市场瞬息万变,短期表现往往是不可预测的,大多数人的意见未必就是对的。新手朋友们前期还是要多听听不同观点,然后逐步学会独立思考。
3.网传“利空”消息
市场的走向受到内、外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以中国资本市场为例,需要跟踪观察包括宏观经济运行状况、高层政策、增量资金流向、海外因素等等。
而新手朋友们可能是获取消息的渠道有限,容易陷入较片面的认知,因为看到了单个因素的变化而着急采取交易行动。
二、研究赎回人群:哪些人容易选择满月就赎?
在今年股市存在较多不确定性的情况下,长安鑫益产品作为一只偏债型基金,主投债券类资产,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收益,也因此在各大电商平台上得到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朋友的关注。有些新买入的投资者,因为以前投资的是不同类型的基金/理财产品,在投资行为上也表现出典型差异。
我们将这些可能选择满月赎回的投资者也粗略分成3类:
1. 原宝宝类货币基金投资者
特点:畏惧波动
得益于高流量电商平台与基金公司的合作,可能有不少朋友第一次购买的基金产品就是各种宝宝类货币基金。但随着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市场上的资金充裕,货币市场利率下行,货币基金的收益有所下降,投资者开始寻找更好的闲钱管理工具。
但同时,这部分投资者习惯了无申购赎回费,几乎是随进随出的宝宝类货币基金,将这一认知也带入到其他基金产品中,对交易费用有“不适感”。甚至还有些投资者朋友,持有不到7天就赎回,触犯了基金赎回的惩罚性条款。
什么是基金赎回的惩罚性条款?
赎回费是投资人赎回基金时支付的费用,往往略带惩罚性质,目的是为了保护长期投资者的投资权益,降低流动性风险,减少短期内大量赎回给其他持有人带来的影响。
去年证监会颁发了《公开募集开放式证券投资基金流动性风险管理规定》,该规定明确了对持续持有少于7日(自然日)并发起赎回的投资者收取不低于1.5%的赎回费,并将上述赎回费全额计入基金财产(货币基金与ETF除外)。
2. 原银行理财产品(30天期)购买者
特点:习惯按周期赎回
原来由银行提供的保本产品和预期收益型产品,让投资者习惯了按照事先约定兑付收益的理财方式。在资管新规下,监管要求打破刚性兑付,银行理财产品要向净值化转型。原来银行理财产品的投资者也要更明确投资风险自负的原则,正视净值波动、收益浮动的产品形式。
同时,因为以前有滚动发行的银行理财产品,提供包括7天、1个月等超短期的固定期限,中途不允许退出,很多投资者因此养成了按时间周期赎回的习惯。未来在监管新规的影响下,这类超短期产品也将逐步退出舞台。
3. 基于股票投资思维的用户
特点:追求高抛低吸
如果是主要持有股票资产的基金,购买时点的选择的确会有较大影响,因为买这类型的基金相当于间接买了股票,股票的下一步涨跌是难预测的,会存在买在高点或低点的差别。
这部分用户之所以选择满月就下车,就是出于他们基于股票投资的短线思维——追求高抛低吸。
2018年12月10日
版权所有: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 | 技术支持:上海天天基金销售有限公司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