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教育
经济周期中的我们,正在面临哪个节点?
来源:兴全基金



经济周期中的我们,正在面临哪个节点?


  GDP下降,CPI上升,在经济周期的长流中,我们到底在哪里?


  有关经济周期的理论有非常多,比如凯恩斯、熊彼特、康波都提出过著名的经济周期理论;但对于投资者来说都没有“美林时钟”来得耳熟能详。


  “美林时钟”起源于美林证券在2004年11月10日发表的著名研究报告 《The Investment Clock》,里头研究了在经济的不同阶段相对应的投资策略。


  主要是根据经济增长趋势(产出缺口)和通货膨胀趋势(CPI),将经济周期划分为四个阶段:衰退、复苏、过热、滞涨。在不同阶段的经济周期变换时,债券、股票、大宗商品和现金依次有超过整体市场的表现。



  之所以称为“时钟”,是因为在增长和通胀构成的四个象限中,理论上是顺时钟依序推进的,就像时钟一样;对应的资产和行业受不同经济情况利好也都持续轮动。



  现实中是怎样的?


  放眼过去的经济变化,美林时钟有用吗?我们只从GDP增长率和通货膨胀代表指数CPI来看,自1993年以来的经济周期大致可以分成三个阶段,即1994年开始的GDP增长率、CPI双降,1999年开始的GDP增长率、CPI双升,还有2007年开始的(不考虑08、09年大幅波动)GDP增长率、CPI双降,美林时钟看似不能完整的解释过去两者的趋势变化。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


  我们再加入各类资产的变动来看,分别以沪深300指数、中证国债指数、Wind货币基金指数及Wind商品指数代表股票、债券、现金及大宗商品的走势。2007年以来截至2018年10月23日,在GDP增长率、CPI双降的大趋势下,股票、债券、现金及大宗商品的收益率分别是55.97%、54.77%、47.39%及-12.35%,也不能与美林时钟的逻辑完全匹配。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8年10月23日


  归根究底来看,毕竟美林时钟和多数的经济理论一样,都是纯粹的逻辑推演,现实生活中仍有许多变数;其中最大的变数既是2008年以后经济周期对金融周期的映射关系被打破,经济周期已经不能预测或反映金融周期。那我们是否还能有效地预测经济周期呢?


  我们处在何处?


  从市场普遍的共识来看,我们这一轮经济周期开始于2010年,这轮经济周期发生了质地上的变化。一是从追求总量到转为结构性优化。本轮经济周期在防风险的目标下实行供给侧改革,整体经济总量明显下了一个台阶,但随着经济结构的优化,GDP 同比增速的下滑逐渐放缓,对结构经济的关注逐渐超过对总量经济。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


  二是从投资拉动到消费升级的转换。随着供给侧改革,投资增速逐渐放缓,2013年开始投资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逐步下滑,消费的贡献度逐渐上升,2014 年后消费支出对GDP 增长的贡献率已经持续高于投资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


  在这两个转换下,经济总量的数据在2010年达到高点后便持续在下行通道当中,经济周期波动的幅度已经弱化了,所以未来经济周期的波动幅度很难再和以前几轮相比,需要在本轮周期内从边际的变动上来寻求周期中的定位。


  从近期主要经济指标的边际变动来看,经济确实在下行,GDP、工业增加值在2016年底至2017年中有一波上行,但今年以来边际上持续回落;同时,代表工业价格的PPI也在2017年见到高点后持续下行;通胀保持稳定区间,今年以来消费者物价指数(CPI)保持平稳向上,但从过往三轮经济周期的经验来看,通胀增速平均落后于经济增速一年左右,相信未来通胀幅度仍在可预期之间。


 

数据来源:Wind;数据截至:2018年9月30日


  美林时钟的借鉴


  虽然美林时钟不能全部解释国内的经济、金融周期,但是其道理还是较为合理,可以成为投资决策的一种参考逻辑。目前来看我们的经济增长率下行、通胀处在温和区间,以通胀滞后经济增长率一年的周期来预估,预计CPI未来大幅上行的概率不大。从美林时钟的视角,我们目前处在复苏周期之前,当下相应配置的资产应该是现金和债券,从目前各大类资产的走势来看,还是比较切合实际情况的。


  但放眼长期的未来,当我们的经济正式走向复苏之时,股票资产会是相对比较好的配置品种。在目前A股市场面临历史性低估值的环境下,对于长期投资者而言,是逐步配置股票资产的好时机;但对于短期投资者而言,现金和债券资产还是比较好的配置品种。



  风险提示:本公司承诺以诚实信用、勤勉尽责的原则管理和运用基金财产,但不保证基金一定盈利,也不保证最低收益,投资者投资于本公司基金时应认真阅读相关基金合同、招募说明书等文件并选择适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品种进行投资。基金过往业绩并不预示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也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有风险,请审慎选择。观点和预测仅代表个人,不代表公司立场,仅供参考。基金投资需谨慎,请审慎选择。



2018年11月21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