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会动态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暨基金能量站系列(第三期)—“资管行业如何做好长期激励”讲座
来源:公会秘书处



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暨基金能量站系列


(第三期)—“资管行业如何做好长期激励”讲座成功举办



图片1.png

  


  早在2013年6月,修订后的《基金法》第二十二条指出公募基金管理人可以实行专业人士持股计划,建立长效激励约束机制,此举为基金从业人员持有基金管理公司股权的行为拉开了序幕。今年以来,伴随着《基金管理公司绩效考核与薪酬管理指引》(下称“指引”)、《关于加快推进公募基金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多项监管新规接连发布,进一步鼓励基金公司建立多样化激励约束措施并建立长期激励约束机制,资管行业薪酬激励改革方向愈发引人关注。


  为帮助基金公司深入理解国家战略,思考和探讨如何合理合规地搭建、完善其自身中长期激励机制。9月21日下午,由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和毕马威中国联合推出的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暨基金能量站系列(第三期)——“资管行业如何做好长期激励”专题讲座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特邀毕马威中国人才与变革咨询合伙人刘晏卓女士和人才与变革咨询经理徐盛东先生,从相关规定出发,结合实践经验,多维度探索如何实施多样化长期激励约束机制,来自会员单位的120位人力资源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参与本次活动。


  刘晏卓女士围绕资管行业长期激励趋势洞察及政策分析、股权激励核心方法论两个课题展开探讨。她表示,从长期激励落地实践看,股权类长期激励机制已趋于多元化、普及化、常态化,随着近期多项监管新规的接连发布,基金行业薪酬激励改革方向进一步突出了长期导向、价值导向以及风控合规导向。刘老师对《指引》的关键内容进行了深入剖析,她指出,长期激励机制的普及和完善将成为薪酬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公司通过引入长期激励机制完善整体薪酬激励体系,有效保留现有管理团队和核心人才,同时吸引外部优秀人才加入,实现员工和股东利益捆绑,从而提升企业效率;另一方面,通过引入长期激励计划,搭建合理的薪酬结构,提升薪酬管理要素的有效性,激励高管与核心员工关注企业战略的发展目标。


  徐盛东先生针对基金管理公司的需求及原则,介绍了中长期激励设计应当围绕人力资源、财务、税务三个维度,并深入分析了12个关键要素的核心思路和行业实践经验中的关注要点。他表示,基金公司在后续中长期激励机制搭建的过程当中要结合自身战略和经营情况,切实有效地将公司核心员工与基金持有人、股东方进行长期利益绑定,实现三方共赢的局面。他建议,基金公司可以选择股权型工具作为中长期激励方式,在设置绩效递延以及奖金跟投的同时也要在公司层面建立中长期激励体系,激励条件则需考虑企业中长期绩效,并结合企业中长期战略目标进行设置,同时,徐老师引用了行业的实践案例作细致分析,使行业同仁更深入地了解中长期激励机制的体系。


  近年来,人才和激励成为公司发展的核心驱动力,也是基金行业是一项重要课题。下一步,公会将紧跟国家战略,积极探索探索实施多样化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助力加快推进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



2022年9月22日


公会微信号

投教基地微信号